弥勒市朋普镇马堡村在建设文明乡风过程中,坚持“四个立足”,探索走出了一条“组织集中大整治+乡土能人提颜值+挖掘文化亮底色+公岗保洁常管护+党员群众齐参与”的路子,实现村庄“面子”更加靓丽、“里子”更加舒适,实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五个转变”。
立足“实用”完善村庄规划。秉持节约成本、美观实用原则,在运用航拍技术制作完成村庄现状图的基础上,镇、村、组干部结合实际多次开展现场踏勘,并组织召开党员、代表和村民(户代表)会议,共同研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村庄整治规划方案,形成村庄现状、整治、规划“三张图”,作为项目推进的“总遵循”。
立足“高效”开展村庄整治。结合农村实际,充分听取群众建设意愿和建议,确定“两拆三清一提一建一革命”(拆违治乱,拆除旱厕;清理农村生活垃圾及“三堆”,清理村内河道沟渠,清理畜禽养殖粪污、农业生产废弃物;提高广大群众健康文明生活素养;群众主体建“五小”;持续推进“厕所革命”)的工作思路,迅速展开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努力实现村容村貌大提升。
立足“塑形”推进村庄建设。积极回应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以反应强烈的“两污”为治理重点,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涵养文明新风为建设主线,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埋设污水管网及连户支管约5千米,新建污水处理设施1套,污水收集处理实现100%;铺设弱电管线近2千米,铺设沥青路面1896.76平方米,新建停车场2个、公厕1座,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小广场、小花园。
立足“铸魂”涵养村庄文化。结合实际出台议事会制度,完善村规民约,健全卫生管理制度、红白理事会制度,设立卫生监督岗、卫生示范岗等,进一步激发群众爱护家园、管理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讲文明、树新风、爱家乡在广大村民中蔚然成风。同时,结合马堡历史文化、产业发展等资源优势,将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传统美德、文明风尚等内容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文化墙展现出来,让每面墙壁都“说话”、每处环境都“育人”,潜移默化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
实现文明乡风“五转变”。一是村容村貌从“脏乱差”到“绿亮净”逐步转变。彻底解决农村污水乱排乱放、垃圾乱堆乱扔的突出问题,实现“荒地变花海,杂院变花园,村落变景区”的美丽蜕变。二是农村资源从“沉睡”到“唤醒”逐步转变。有效盘活闲置土地、公共用地,把寻常阡陌、素面朝天的村庄建成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三是群众工作从“说教”到“感召”逐步转变。引导“小家思维”破冰,引领“大家意识”苏醒,形成齐心协力建美家园、同心同德管好村庄的良好局面。四是乡村文化从“尘封”到“擦亮”逐步转变。通过挖掘人文典故、弘扬农耕文化、彰显本地特色等,乡村文化内涵进一步丰富、特色进一步凸显。五是组织建设从“平庸”到“积极”逐步转变。把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服务教育引导群众的生动实践中,党支部“人争先进、事争一流,有旗必扛、逢先必争”的思想意识和能力素质,进一步得到锤炼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