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文明网
联系我们
投稿须知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www.hhwm.gov.cn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 红河州文明办主办
您的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文山麻栗坡擎画乡村振兴新图景,奔向幸福美好生活
时间:2022-06-01   来源:文山州文明办   
近年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从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做优产业、美化环境、建设美丽家园多点发力,全力加快乡村振兴步伐,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治”出文明乡风为干事“添动力”

麻栗坡县坚持推进党建为抓手,持续在乡村“治理”上做文章,在乡风“文明”上下功夫,既为乡村振兴“铸魂”,又为乡村振兴“塑形”,用文明浸润乡土、文化滋养乡情,持续营造向上向善向美的社会氛围。

四月暮春,麻栗镇南油村绿树掩映,碧水环绕,鸟语花香。道路宽阔整洁,楼房错落有致,一片安宁祥和。从房屋外立面、污水纳管,到庭院营造、道路美化,南油村不仅实现了“面子”美,还做到了“里子”美。

说起以前的南油村,73岁的朱兴祥连连摆手,“那时的南油村贫穷破败,都是土坯房,环境脏乱差,全是泥路,污水横流,家禽满村跑,鸡屎牛粪随处可见,根本无处下脚,村民思想落后,邻里关系紧张,做事也不团结。”那时的南油村,外村人看了直摇头,生活在这里的村民更是连连叹气。

从“要我干”到“我要干”,从“让人看了直摇头”到“面子”“里子”一起美,南油村以基层党建为引领,抓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契机,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上探索出打造一支队伍、紧盯二个条件、探索三个定法、发生四个转变、着力五个主抓的“12345”模式,外修生态美环境,内修人文美乡风,同时大力开展“平安家庭”“最美家庭”“移风易俗”等评选活动,形成“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心存感恩、遵守公德、倡导文明”的浓厚氛围。

“自脱贫攻坚以来,村里成立了群众服务队,带领村民一起抓人居环境整治,组织村民参与制定村规民约,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区制度,带动群众搞产业发展,对不懂政策的村民,深入农户家中宣传政策。现在的南油,人居环境有了很大提升,群众的思想有了很大转变,大家做事都干劲十足,邻里团结互助,村民懂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日子过得越来越幸福。”南油支部书记陆仕娟向记者介绍道。

“现在家门的路修好了,我也买了一辆货车方便及时把种出来的农作物运送出去县城里销售。过去我家的5亩地就种只水稻、玉米,现在玉米可以种植三季,还种了商品蔬菜、魔芋等,收入翻了两三倍。”村民陈选发一边在地里查看玉米长势情况一边笑着告诉记者。

“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明天又是好日,千金的光阴不能等……”晚饭过后,随着歌曲《好日子》的响起,忙碌了一天的村民又不约而同来到村委会活动室门口跳起了广场舞。

“建”出宜居生态为乡村发展“添活力”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一直以来,麻栗坡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生态文化提升乡村文明,以生态文明改造传统农业,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为发展添活力,着力培育农村新型业态,进一步提升农村生态和农村人居环境,让乡村真正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好地方。

穿过农田阡陌,平坦的通村硬化路引向天保镇平安坡村。放眼望去,一栋栋楼房错落有致,蓝天白云和绿水青山交相辉映,入户路整洁干净,微风袭来,一缕缕花香顿时漾入口鼻,一幅美丽乡村画卷铺展开来。原本空旷的墙面,栩栩如生的彩绘跃然而上,给村庄添了许多“颜色”,道路两旁的花朵迎着春风娇艳绽放,随意走进一户农家,屋内整齐干净,庭院里,种满了颜色各异的花草。坐在廊下,看庭院里花开正艳,远处青山如黛,颇有种“闲庭坐看云卷云舒”之感,让人忍不住心生欢喜。“过去条件艰苦,基础设施也薄弱,近几年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大力帮扶,家家都建了小洋楼、路也修好了,环境变美了,道路干净了,我们住着也舒服,人的精神面貌也变了样!”村民冯光菊一边在浇花一边笑着告诉笔者。

“平安坡紧紧抓住了乡村振兴战略、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和外交部对口帮扶契机,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紧紧围绕“一村一品”、“一村一特”,发展特色产业,立足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使旧貌换新颜,在“山地林粮草、田中稻鱼蔬、村中游娱服”和“乡村休闲宜居型旅游和生态旅游产业示范村”建设的发展思路的指引下,建设了观光栈道、凉亭、停车场等服务设施,建成集休闲游乐、生态环保和采摘为一体的园林式生态旅游产业示范基地1个,并大力发展产业。”在一旁的平安坡村小组长陈科勇向记者介绍道。

“现在村子变美了,节假日来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也带动了我的农家乐的生意。”在平安坡经营休闲农家乐的盛江鹏就得益于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每个月也有两万元左右的收益,比外出务工强多了。”

在特色产业的带动下,2021年平安坡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6840元,逐步实现了“生活富起来、精神乐起来、生态好起来、村容美起来”的致富目标。

看着眼前的美丽乡村画卷,天保镇副镇长杨仁宇顿时觉得干劲十足,“短短几年,我看到了平安坡村容村貌和村民的生活方式的变化。接下来,平安坡将继续秉承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从产业振兴、人才发展、基层党建、生态保护、文化提升等多个层面,不断努力积极探索,让“山卡卡”变成“生态更宜居的现代化边境小康村。”

“育”出兴旺产业为生活“添金”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加快发展乡村产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和工作重点,也是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更是农民致富增收的长远保障。

沿着乡间公路走进麻栗坡县天保镇天保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联合社魔芋种植基地,村民罗自伟正忙着种植魔芋,开沟,运送,打窝,施肥……铲土声,吆喝声响彻田间地头。“以前都是栽种玉米和稻谷,收入不高,今年把土地轮流出去后,可以得到租金,还可以在基地里面务工。”说起地里的魔芋产业,罗自伟就笑得合不拢嘴。“种下去的是魔芋,收获的是越来越好的生活。”

近年来,麻栗坡县牢牢抓住“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机遇,集中力量和资源培育壮大魔芋产业,建成种植基地7个,种植面积3700亩,带动农户种植4451亩,全县种植面积达8151亩。建成集清洗、切片、烘干、精粉研磨一体化的魔芋生产线2条,实现加工产值3500万元,并注册了“老山谣、老山情、挠猫、滇芋”4个商标。

说起产业发展,茶叶是必不可少的代表,在麻栗坡县,茶叶是一项传统产业,种植历史悠久。

入春的茶园,郁郁葱葱,茶树上萌发出嫩芽,让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铜塔村委会小坪寨村的瑶家儿女发出了新的梦想。“村子这几年发展得好,特别是建成国家老山爱国教育基地以后,来了很多游客,村子的名声打出去了,收入也提高了。”李文明告诉记者,瑶族先人一直有种茶和制茶、饮茶的历史,“现在生活变好了,我们就更要立足老山,走向社会,把老一辈人种的茶发展好”。

李文明的梦想也映照在了每个麻栗坡人的身上。在麻栗坡县铁厂乡林沃草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里,随风飘摇的草果树下生出了“致富之花”,“现在草果发展得比较好,有30000余亩,涉及铁厂乡、董干镇、马街乡共2000余户。”谈起草果种植的效益,麻栗坡县铁厂乡林沃草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朱泉伍显得格外自豪。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麻栗坡县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同时不断建立龙头企业绑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绑定农户“双绑”机制,实现产业帮扶全覆盖。目前,全县共成立行政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102个、村小组股份经济合作社1835个,实现了集体经济组织全覆盖,建成高端稻谷基地3万亩、绿色有机蔬菜基地13.87万亩、道地药材基地17.59万亩、辣椒基地3.5万亩,目前完成肉牛存栏8.4万头,肉牛出栏2.3万头,肉牛存栏100头或年出栏肉牛50头以上的养殖场3个。2021年,获得有机农产品认证8家11个产品,全县“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企业达20家、产品37个。猛硐、杨万、马街、董干4个乡(镇)被列入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

如今,在麻栗坡,一个个乡村美景被串珠成链、连线成片,一幅幅环境优美、乡村宜居、产业兴旺、农民幸福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编辑: 杨幼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