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文明网
联系我们
投稿须知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www.hhwm.gov.cn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 红河州文明办主办
您的位置: 首页 > 先进典型 > 身边好人 > 红河好人
康复仁心化甘霖 小康路上不掉队:“红河白鹇”张梅的特殊贡献
时间:2022-09-05   来源:心语红河   

微信图片_20220905102634.jpg

近几年来,地处滇南的红河州捷报频频显示,2019年,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417.48亿元,跃居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第一位,同年,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红河奔流,生生不息,这里居住有哈尼、彝、苗、傣、壮、瑶、回、布依、拉祜、布朗(莽人)等10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58%。

健康是幸福的基石,只有全民族拥有健康,才能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小康。

在红河州欣欣向荣的发展历程中,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以及位于蒙自的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康复医院,在全州康复医学领军人物张梅的带领下,以细致入微的工作作风,以满怀对全州各少数民族同胞的深切关爱,发挥了医院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特殊战场以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窗口的重要作用,作出了特殊的贡献。被誉为“红河白鹇”的张梅带领她的康复团队,以“真心、耐心、关心、细心、爱心”,让每一位患者能感受到命运风刀霜剑之下那一抹尘世的真情与温柔。她用康复医学医者的仁心,化作滋润患者身心康复的甘霖,成就了“康复一个人,幸福一个家”的理想和心愿,让拥有健康的各民族同胞一起手牵着手,心连着心,在小康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2021年9月16日,位于红河州蒙自市文萃路南延线一侧、总投资3800余万元、占地27.06亩、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的红河州残疾人康复中心暨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康复医院运营启动。

 

微信图片_20220905102639.jpg

在这个集残疾人康复治疗、康复训练、辅具适配、社区康复指导、残疾等级医学评定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机构,医院负责人张梅率领康复团队,继续以满满的爱心,关怀服务边疆少数民族康复患者。继续着爱的付出、延续着爱的故事。

第一篇章:助梦篇

小亚奶奶的“胡椒梦”

从绿春县骑马坝乡岩倮村到位于蒙自市文翠路南延段的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康复医院(以下简称“康复医院”),要一天半的车程:先从岩倮乘坐摩托到骑马坝乡,换乘班车到绿春县城,再由绿春换乘到蒙自的班车。

面对这种复杂的交通出行,哈尼族妇女罗艳并不觉得辛苦麻烦。

相反,她感到欣慰。因为自己的小孙孙小亚(化名)总算能在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康复医院安顿下来。

这些年,为了给不会走路、不会说话的小亚康复治疗,她们一家人一直辗转各地医院,不停奔波。

小亚很不幸:1岁半时就发现这与生俱来的残疾。2岁时,他的母亲忍受不了照顾他的辛苦,一走了之,成了别家孩子的母亲。

张梅医师非常同情小亚的遭遇。奶孙俩到医院的当天,就很周到地为他们安排住下,并为小亚进行所需要的诊查。

罗艳说:“我们感受到了尊重。”

在张梅团队的精心康复诊疗训练下,小亚的情况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能进行一些简单的会话,能站起来在、在平路上迈步了。

“多谢张梅医生和这家医院了!孩子康复了,到时能上学了。我也能腾出手来,去管理我家的胡椒等作物了,我才53岁,还是家里的主劳力呢。”罗艳说,她家里种了不少的胡椒、橡胶等经济作物。有很多事情等着她去做呢。

微信图片_20220905102642.jpg

由于气候条件适宜,骑马坝乡主要经济作物有胡椒、橡胶、茶叶、草果、油料作物、蔬菜等。2011年,骑马坝乡胡椒种植面积2.1万亩,产量700吨;橡胶种植面积3.6万亩,产量26吨;茶叶种植面积2.8万亩,产量713吨; 2019年9月24日,骑马坝乡因胡椒作物种植的特点入选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是民族梦、国家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也是每一个残疾朋友的梦。我们都要凝心聚力,在实现人生梦想的同时,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美好梦想早日实现。”

每个残疾患儿家庭都有自己的梦想,张梅和她率领的康复医学团队的残疾患儿康复所付出的努力,是在为每一个有梦想的“罗艳”家庭助梦,圆梦。

幸福的蓉儿

自从发现蓉儿(化名)不会说话时起,个旧市卡房镇咪的期村委会彝族村庄白山脚村的杨有妹一家,就梦想着孩子能够开口和这个世界讲话,能够开口叫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除了在省内的多家医院求医问药,蓉儿的父母还带着她远去福建医治,先后花费了8万多元。

仅仅依靠在家里种田地,实在是无力支出这么一大笔费用的。一家人商量决定:由爷爷带着爸爸、妈妈到福建打工,奶奶杨有妹则带着蓉儿留守。

虽然不会说话,但如今的蓉儿已经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老师说,蓉儿在学校很乖,不惹麻烦,让杨有妹放心。

蓉儿的母亲说:“不会再生了,就好好照顾蓉儿了。”

母亲的心愿获得了好心人帮助:2022年5月的一天,张梅率领的残疾儿童康复筛查组来到了卡房。

在蓉儿的学校,她看到了这位个子高大,戴着副眼镜,穿件白大褂,面容慈祥语气温和的奶奶——张梅。这是蓉儿生命中的“贵人”。

微信图片_20220905102647.jpg

“放暑假就让蓉儿到康复医院来治疗吧,不用担心,这是免费的!”医生张梅在筛查康复对象的过程,又承担了残疾人康复治疗的政策宣传员。

就在7月24日蓉儿入院康复医院的头一天,她远在福建打工的爷爷却出事了:他突发脑出血,送进了医院抢救。

令人欣慰的是,她的爷爷手术很成功,她的父母亲在照顾爷爷。她不用担心,她的奶奶也不用担心,因为,有康复医院在照顾蓉儿接受康复治疗。

爷爷的手术治疗又花费了8万元,家庭的经济压力又增加了。

不过,这没有影响到蓉儿的康复治疗。因为,家乡这一边,有康复医院和张梅奶奶的康复团队,成为蓉儿家庭的坚强后盾。

“双喜临门”的李明收祖孙俩

2022年5月20日是一个吉祥的日子。这一天,金平县老集寨乡金竹寨村的哈尼族李明收祖孙出院了。而且,是“双喜临门”:重孙女芳芳(化名)可以借助拐杖行走了,老祖母的严重高血压也得到了很好地控制。

这和3个月前她们祖孙俩入院的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

2022年3月,身患脑瘫的芳芳由父母带来康复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因为芳芳父母在蒙自城里打工,不能长时间照顾她。一周后,芳芳74岁的老祖母李明收来医院接替她的父母照顾芳芳。李明收还带来了芳芳的弟弟,希望祖孙三人能同住一个病房,以方便互相照应。张梅同意了。

但是,事情还没有完。有一天,李明收对前来查房的张梅说,她感到有些头昏。

于是,张梅给她量血压:李明收的高压高达210,低压高达180!如果不小心,随时会发生脑出血,出现生命危险。

而居住在地处边疆偏僻山村的李明收老人,从来就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病,不知道高血压意味着什么。

张梅返回个旧市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院区后,请心内科专家会诊,根据李明收的病情及时给她开具了高血压药,自己垫付资金500多元把降压药带回蒙自康复院区给李明收老人治疗。

到了芳芳康复期满出院时,李明收的血压也平稳了。

出院时,张梅嘱咐芳芳的父母按处方给奶奶李明收买降压药服用,一定要注意控制好血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享有更加充分的物质保障,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越来越多的边疆农村青壮年离开了家乡,流动到内地或省外发达地区的城市务工,实际形成了为数不少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让年迈的老人成为残疾儿童现实生活中的监护人。

所以,很多到康复医院陪护患儿的监护人,大都是他们的祖辈或曾祖辈。张梅率领的康复医学团队,不仅要抓好对患儿的康复治疗,还要对那些年迈体弱的监护人予以关爱,来推动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康复医院,成了爱心满满的“康复之家”。

阳阳可以继续康复治疗了

2022年7月中旬的一天,在康复医院陪儿子阳阳(傣族、化名)进行康复治疗的元阳南沙镇南沙村的王兴艳,有些焦虑地给在外地务工的丈夫找电话,引起了同室患者家属的注意:阳阳免费康复的周期即将到期,如果继续康复会不会需要钱,怎么办呢?

阳阳是2022年2月7日入院作康复治疗的。孩子因为早产,导致语言功能障碍。

 

一谈到康复费用,这可是王兴艳心中的“结”:她们父母都带残疾,照顾不了会满街跑的孙子。自己需要亲自带孩子,家庭经济来源靠丈夫在外务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2021年10月,她带孩子到昆明的医院住院21天,仅医疗费就花了15000元。加上在昆明的生活消费比较高,经济开支就更多了。因为给阳阳看病的钱都是靠跟亲戚朋友筹借的,王兴艳不敢多花一分。

10月的昆明,天气就早早转凉。除了给阳阳添置些保暖的衣物,王兴艳就只能穿着薄薄单衣在冷暖交替中度过了难熬的21天。

后来,王兴艳从在元阳县残联开车的邻居口中得知,州里有个残疾人免费康复项目,她的心中又燃起了为孩子康复的希望。

当得知张梅率队到元阳下乡搞康复对象筛查,她非常高兴,自己带着阳阳找到了张梅,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孩子康复,能正常地上幼儿园。我就可以去打工,为辛苦劳累的丈夫分担一些压力了。”王兴艳谈了自己的打算,因为她看到阳阳几个月来康复训练带来的变化:孩子已经能和自己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流,还能分得清颜色,进步很快。

“如果实在不行,就让孩子回家,上幼儿园吧!等我挣了钱,或者有免费的机会再送来。”丈夫在电话的那头无奈地回答王兴艳,因为他也没有更好的主意。

但是,中断阳阳的康复,这对阳阳的治疗效果是很不利。

同室患者家属有个是幼儿园老师,她跟王兴艳说,这时把孩子送幼儿园,只能努力保证阳阳的安全,其他知识,孩子是学不到什么的。

阳阳康复师也建议,还是让阳阳坚持康复训练,因为这个期间是关键期。

王兴艳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康复医院副主任医师白秀莲了解到王兴艳家的实际情况后,与张梅商量,决定再努力争取政策支持,从相关的公益项目经费中解决阳阳继续免费康复的问题。

心若在,梦就在。于是,阳阳康复的接力最终得以实现,面临失望的王兴艳母子,又迎来新的希望。

第二篇章:机制篇

这些医生是乡亲

2022年5月底的一天上午,正在岗位上工作的护士赵炅芳听到斜对病房里传来一阵敲床板的声音,她跑过去一看,元阳县上新城乡风口村丰收村小组的彝族患儿小云(化名)在用这方式吸引人们的注意。

小云患脑瘫,不会走路,于是到康复医院接受康复治疗。

这时,陪护他的爷爷刚好出去买菜了,一时半会儿回不来。

当赵炅芳问他有什么事情时,他说的彝族话让小赵一句也没听懂。

这种情形,让护士和患者都很着急。

赵炅芳突然想起护士李英,她是哈尼族,也懂得元阳当地彝族语言。但此时,李英正在个旧的院区上班。小赵马上打开手机微信,与李英视频通话,请她跟小云沟通。

看到视频里的李英,小云开口就喊了一声:“妈妈!”

李英用彝语跟他交流,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是不是想上厕所?

最后,小云说有点饿。

赵炅芳赶紧跑出去,把随身携带的面包拿来给小云吃。

什么叫血浓于水,什么叫亲如一家,孩子的一声“妈妈”、护士阿姨的一个面包,已经给出答案。

 

懂得哈尼语、彝语的李英在与少数民族患者的沟通交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21年10月,一对来自红河县羊街乡的哈尼奕车夫妇到个旧院区住院,作为患者的女方因患颞颌关节炎,做了针灸等疗法几天后,感觉还是不好。

这一天早上,李英她们在例行查房时,患者用哈尼语急切地同护士们说话,想表达自己的感觉。患者的丈夫也想作补充说明,可护士们没能够听懂。

场景一度尴尬。

这时,李英用哈尼语跟患者夫妇说,有什么可以跟她讲。

患者一听,这个护士居然能用家乡话跟他们,感到惊奇和惊喜:“你是我们红河老乡?”

“是呢,我家就是红河浪堤乡的!”李英说。

这下,乡音使双方没了距离,话也多起来。患者要表达的意思自然就明了。

李英多岗位锻炼过,之前还干过州三院皮肤科的护士。

当时的中医康复科主任张梅深知,要为边疆少数民族患者服务好,必须要有民族语言交流沟通的人才。很多边疆少数民族同胞都是有强烈健康意识的,但是,由于他们所处环境的相对单一,语种的相对单一,只会说本民族语言,不会广泛的汉语交流,担心受到歧视。因而,常常阻碍了他们走出偏远大山、接受健康保障服务的脚步。

张梅看好了李英是不可多得的民语双语人才,于是将她调到了中医康复科,发挥她的语言才能。

张梅重视民族语言的培养和运用,早在2014年开始,就利用每天的晨会安排好工作交接后,利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李英当教员,教医护人员学习与医患之间沟通的日常哈尼语、彝语会话。比如:“今天感觉怎么样?”“哪里还不舒服?”等等。

这样一来,让患者们觉得,这些医生护士都像我们的乡亲。

保持一种无障碍沟通,来为少数民族服务,这是实现全民健康的一个重要机制。

截至目前,入院康复的60多位患者中,少数民族患者占到70%。而康复医院的医生、护士和康复师中,都有通晓本民族语言的少数民族,她们分别是副主任医师白秀莲(傣族)、护士李英(哈尼族)、康复师罗建华(傣族)等等。

第三篇章:服务篇

温馨“小厨房”

“你们到康复医院来康复治疗,可以在食堂就餐,也可以自己开伙,动手煮饭。我们有相关免费的炊具提供给大家。”张梅在边疆县份开展残疾人康复对象筛查工作中,既跟患者家属宣传红河州免费康复的政策,又跟大家宣传医院为他们提供的生活便利。

医院食堂对患者及家属的每餐伙食标准是患儿3元,家属6元,即使这个餐标,不少边疆患儿及家属还是舍不得吃,于是,在此优惠的基础上,康复医院还专门开设两个供患者家属自己煮饭的厨房,设有灶台、小厨柜、电磁炉等用具,免费使用,以满足患者及家属的不同需求,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温馨小厨房。”

使用的人们还不在少数呢。

 

微信图片_20220905102650.jpg

元阳南沙的教师朱琳(哈尼族)利用放暑假的机会带自己儿子星星(化名)到康复医院康复训练2个月后,感触颇深:“国家政策好,医院技术好,能够免费给孩子做康复训练,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事情,我认为这是每个残疾儿童的福音与福祉。医院还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温馨小厨房,我觉得非常好,非常贴切。”

星星到康复医院进行康复训练时是11个月,已经到了可以吃饭的年龄了。

孩子的饮食要软和、清淡。一般大众化的食堂是肯定不适合的,可以自行动手调配饮食的康复医院的“温馨小厨房”切合了朱琳母子的需求,因此,朱琳对此心存感激。

金平县十里村乡的患儿已经在康复医院康复治疗4个月,患儿祖父王田章说,自己的饭量大,在食堂买饭吃有些划不来,他选择了“温馨小厨房”自己做饭吃,这样可以节省些开支,毕竟孩子在医院康复的时间长,自己得节俭一些。据悉,有的家长和孩子,自己在“温馨小厨房”做饭做菜,一天六、七元钱就能维系正常生活,他们说:“这是真正为老百姓着想!”

患者家属:给医院点赞

在康复医院,有的家长陪孩子上完训练课,或者进行完相关的康复治疗后就要赶回家,因为家里还有另外一个孩子需要照顾。

每天这样形色匆匆,家长们却无怨无悔。一位回族患儿的家属愿意给张梅的康复团队点赞,予以很高的评价。这是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就是医生在给患儿做康复治疗时,特意用一块布帘给患儿做遮挡。家属认为,医生充分尊重了患者的隐私。

家属偶尔会在病房里休息一下,病房的装饰和相关的用具是他们喜欢的样子。

张梅和她的康复治疗团队在长期的为红河州各少数民族康复服务的过程,非常注重各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风俗禁忌。他们通过平时与少数民族患者交流,注意收集他们的风俗习惯,从细节入手,努力为少数民族患者及家属提供满意的服务或相关便利,为他们营造家的感觉,从而使他们被尊重。民族团结的氛围就在这些温暖的、细微的安排布局中悄然形成。

核酸检测不出院

2022年7月28日上午,康复医院在住院部的基础上,又增加门诊开诊。护士李英要做的一件大事:就是为康复患儿与家属们进行定期核酸检测采样。

疫情防控常态化管控中,核酸检测是重要一环。核酸检测不出院,是康复医院的康复患儿与家属们享有的便利。因为,不少的边疆患儿和家属来康复医院,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出远门。

“过去,在蒙自,做一个核酸检测,得到州医院或蒙自市医院。患儿家属们大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多半第一次来蒙自,蒙自城又大,不熟悉地方,确实不方便。”患儿家属王田章说:“现在好了,医院给我们采样,那样的麻烦都没有了。”

来自蒙自期路白乡期路白村的患儿家属李国成(白族)说:“感谢医院为我们着想,感谢党和政府的政策好!感谢张梅医生的康复团队好!再康复半年左右,我家的小孙孙就可以出院回家了。”

这段时间,李国成的心情比较好。经过张梅团队的精心康复训练,他6岁的孙子小松(化名),从半年前只会爬到现在能扶着栏杆站立,还会在平路上走路。他认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果。

说到核酸检测,李国成说,他也有过曾经找不到去哪里做的无奈,后来他干脆打电话给他的儿子,开车来拉他回去期路白卫生院去采样,又花工夫,又费钱。他说:“我们知道,康复医院核酸检测不出院,这是医院把忙碌和麻烦留给自己的工作人员,而把便利让给我们的孩子,还有我们这些不会走城里路的老年监护人呢!康复医院将心比心,我们心里舒服!”

编辑: 杨幼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