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文明网
联系我们
投稿须知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www.hhwm.gov.cn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 红河州文明办主办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明培育 > 移风易俗
蒙自市:吹响移风易俗“集结号” 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
时间:2023-10-26   来源:​蒙自市文明办    作者:高华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传统风俗不断演变,有些风俗与新时代提倡的文明新风尚背道而驰,给群众的生活造成了不小影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把“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蒙自紧跟时代步伐,将移风易俗工作提上重要日程,组建工作领导小组,层层安排部署,改“陈”变“新”,打造乡村新气象。

苗语话婚育.jpg

苗语话婚育,“走新”又“走心”

“一家人在一起是幸福的,有事会找法律是一个好办法,男方要22岁,女方要20岁才能结婚......”  每周二晚上20点左右,各村小组的广播总是不约而同的响起。随着“乡村大喇叭”的响起,优美的苗族音乐、熟悉的“乡音”走进了鸣鹫镇群众的日常,也成了乡亲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群众关切的婚姻家庭宣讲内容,总是可以吸引鸣鹫的父老乡亲们认真倾听,而群众的思想观念也在这样潜移默化的氛围中悄然改变......

为提高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履职能力水平,树立婚育新风,反对家暴力,促进家庭和谐稳定,鸣鹫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婚育家庭工作,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卫先同志借助自身民族优势,深刻分析镇情民情,创新宣传方式,率先录制了“倡婚育新风 反家庭暴力”苗语宣传音频,并依托“大喇叭 村村响”宣讲平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宣讲形式将婚姻家庭政策法规采用苗语宣传的方式融入村民日常,使正确的婚育观念、和谐的家庭观念深入人心。

自“倡婚育新风 反家庭暴力”苗语宣讲音频播放以来,鸣鹫镇的早婚早育现象明显得到改善,已婚育龄青年婚姻合法率显著提升,青少年辍学率明显下降,越来越多的婚育家庭遇到问题后会向村委会、派出所寻求帮助,鸣鹫镇新时代婚育工作正向好发展!

1.jpg

凝聚群众力量,基层自治动起来

“我嫁到芷村40年了,以前村里办红白喜事太麻烦了,请客至少是三天的时间,不仅讲排场,铺张浪费,跟风严重,帮忙的人也累个半死。自从开展移风易俗专项治理,提倡红白喜事简办,我们轻松了不少。”芷村镇村民杨丽萍说道。近年来,蒙自市坚持自治为基,加强农村群众性、公益性、互助性组织建设,通过组织发动组织、组织带动群众,真正把党员组织起来,把村民凝聚起来,以村民委员会为主体,规范建立村民议事会、老年协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自治组织,修订完善各村村民自治章程,完善村规民约,落实“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等制度,推动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基层治理格局。同时根据各村实际情况,整合党支部、妇代等力量,组建纠纷调解、婚丧嫁娶等多类群众自组织,发挥乡村“熟人社会”优势,强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老党员张建生在宣讲1.jpg

选树宣传典型,孕育文明乡风

蒙自市坚持以加强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为重点,积极推进“文明村”“文明新风示范村”“绿美乡村”等创建工作,厚植邻里文化,紧密邻里关系,促进乡村文明和谐。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组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开展卫生清洁、关爱特殊人群等服务,营造和谐暖心氛围。通过个人自荐、代表投选、村级复审,规范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儿媳、好邻居”“蒙自好人”等评选、学习活动。今年75岁的新安所街道党员张建生以“世家传承不变心,向善家风育新人”的家训,把自己的家打造成传扬“红色基因”的农家书屋宣传阵地,为宣传文明新风尚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2021年张建生家庭被评为云南省文明家庭,张建生被评为“红河好人”“蒙自市道德模范”。

自从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以来,蒙自市的村镇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容村貌显著改观,产业逐渐兴旺,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村民素质大幅提升,文明新风的观念和行动在群众中遍地开花。

编辑: 杨幼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