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文明网
联系我们
投稿须知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www.hhwm.gov.cn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 红河州文明办主办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明培育 > 移风易俗
红河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守护非遗 赓续文脉
时间:2023-10-11   来源:红河日报    作者:罗德陞    

从神奇壮丽的哈尼梯田到婉转悠扬的彝族海菜腔、味道鲜美的过桥米线,再到精湛的建水紫陶烧制技艺……千百年来,积淀深厚的红河沃土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历久弥新的文化印记,是融入红河儿女血脉的传承基因,更是时至今日我们美好生活的丰厚滋养。

  保护好这些先人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近年来,红河州从政策、资金、法律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构建起非遗“保护”“传承”“发展”融合相济、统筹协调的新格局,有力推动非遗保护事业健康发展。

  保护,非遗“传”下去

  2006年5月,《四季生产调》《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等4个项目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2年12月,23个非遗项目入选云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至今,红河州共有各级非遗保护项目1196项,其中,国家级16项、省级86项、州级190项、县级904项,数量位居全省第一位。

  非遗保护丰硕成果的背后,离不开从中央到地方政策、资金的保驾护航,也贯穿着红河州坚持不懈的努力。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红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相继颁布实施,对传承人的认定程序、权利义务、保障措施等内容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全州非遗保护法律法规更加健全。

  同时,相关部门还积极争取国家级、省级、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经费,分步骤对年龄偏大并掌握特殊技艺的非遗传承人进行抢救性录制。每年根据传承人考核情况,按时发放国家级、省级和州级传承人补助,并组织传承人体检。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四季生产调》代表性传承人朱小和抢救性记录工作获评全国25个优秀项目之一。

  传承,非遗“活”起来

  “大家要认真耐心地剪,才能剪出漂亮的图案……”在石屏县哨冲镇中心小学非遗文化课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花腰剪纸传承人普青华正在教学生剪纸。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喜好,用铅笔在红纸上一笔一画地勾勒,然后认真地剪出花纹形状。普青华说,看到学生这么热情地了解、学习传统文化和手工技艺,她很欣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这些手艺人会毫无保留地把剪纸技艺传授给大家。”普青华表示。

  非遗除了走进学校,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在红河州博物馆、红河州青少年宫等全州各地文化场所,时常会上演非遗传承人手把手传授精湛技艺、与群众载歌载舞等一幕幕热闹非凡的画面。

  红河州拿出重要举措,让古老的非遗文化“活”起来,让优秀传统文化植根在孩子心中,走进年轻人的视野。

  传承是非遗的生命。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许多非遗项目面临着传承人的生存之困、断层之困。为打破困境,红河州各级文化部门在创新培育人才上下大功夫——积极组织和扶持传承人开展传承培训和展演展示活动,将传统工艺作为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重点,依托相关高校、企业、机构,帮助传承人群提高传承能力,增强传承后劲;通过组建专业协会、建立传习场所、扶持家庭作坊等方式,加强民族民间传统技艺资源利用,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2022年,共举办各类传承培训班234期,培训超过6300人次。

  创新,非遗“靓”起来

  “咚咚锵,咚咚锵……”伴着锣鼓节奏,舞槌上下翻飞,在蒙自市西北勒乡的乡村舞台上,数十名舞者正在为游客表演彝族铓锣舞;在红河县举办的“仰阿娜”文化旅游节,近万名红河县各族儿女和游客走上街头,齐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乐作舞》……

  保护非遗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它成为群众生活的一部分。如今,近距离体验非遗、感受非遗,在红河州已成为常态。

  近年来,红河州以节日文化活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展演活动为载体,组织传承人开展技艺展示、展演及传承活动,促进传承人技艺交流、提升。线上线下结合,不断丰富活动内容,以直播带货、展示展演,宣传展示红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营造全社会共同传承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氛围,推出一批具有鲜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主题旅游线路、研学旅游产品和演艺作品,让参与体验非遗、感知传统文化魅力成为新的生活时尚。

  不仅如此,时尚的民族风手提包、成套的民族服装……多款融合红河非遗元素的“国潮单品”相继走入大众视野,琳琅满目的商品既没有丢掉非遗底蕴,也够实用、够新潮。乘着网销、直播等“东风”,“圈粉”无数年轻人。

  传承文化香满路,发扬非遗正春风。红河州将持续开展非遗项目及非遗传承人申报、评审等工作,持续开展非遗项目与旅游市场相结合的文化创意产品打造,探索推进“非遗+旅游”新业态,让灿若星辰的红河非遗瑰宝绽放绚丽光彩。

编辑: 杨幼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