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文明网
联系我们
投稿须知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www.hhwm.gov.cn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 红河州文明办主办
您的位置: 首页 > 重点工作
传递志愿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
——云南省第三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决赛侧记
时间:2023-09-25   来源:红河日报    作者:寸琦    

比赛间隙,参赛者在合影留念

金秋九月结硕果,志愿精神代代传。九月的屏边,天朗气清,环水抱绿的滴水苗城小镇内,一个个各有特色、各具亮点、各结硕果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在热烈交流与碰撞中尽情展示。

  理论政策宣讲、扶弱帮困、医疗健身、助学支教、科学普及、卫生环保……来自全省16个州市的30个志愿服务项目同台竞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志愿服务项目的起源、运行管理、实施成效、社会影响,参赛选手的演讲或激扬振奋,或感人至深,或发人深思,或引人入胜,精彩纷呈。

  一举夺魁的“四叶草学堂”性健康教育志愿服务项目聚焦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发展需求,打破当地儿童性教育缺乏的现状,帮助乡村儿童全方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同样荣获金奖的“布朗弹唱”非遗传承志愿服务项目以“布朗民族+布朗弹唱+三弦琴爱好者”的形式,将理论宣讲与非遗传承巧妙结合,让党的理论政策在边疆民族群众中入耳入脑,走深走实。

  “我是第一次参加项目路演,各州市优秀的志愿服务项目让我受益匪浅。”“有我”红河青年讲师团成员谭佩玲在赛后感慨良多,群英荟萃的大赛让她看到了志愿服务项目别样的生命力和多样的可能性。在此次大赛中,凭借着青春勃发的向上风貌,“有我”红河青年讲师团拓扑式基层理论宣讲项目把基于“星型拓扑”结构理念,构建起全州“1+13+N”的青年宣讲队伍体系与实践成果展现得淋漓尽致,获得了评委组和参赛选手的一致好评,并最终荣获银奖。

  无论是多形式的理论宣讲,还是拉手促膝的交心之谈,抑或无惧辛劳的劳动和奔走,其背后都是众多志愿者抱着同一个坚定信念,无私奉献、彼此友爱、携手互助、共同进步的结果。

  微光凝聚终闪耀如昼,滴水汇集终奔腾如潮。在滴水苗城小镇,多种形式的交流平台让与会嘉宾和参赛选手在短短两天的赛程中交流越来越多、感情越来越深、收获越来越大。

  “此次大赛各方面的服务保障都非常到位,举办地屏边景色优美、空气宜人,舒适的环境让我发挥出了最好的水平。”庄奕鹏是来自德宏州的参赛选手,大赛交流互鉴的热烈氛围和屏边浓郁的苗族风情让他称赞连连。“我们还在比赛当晚观摩了屏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集中示范活动,形式多、接地气,对我们今后继续深化完善志愿服务项目很有启发。”庄奕鹏说。

  竞赛为了相互交流,交流为了共同进步。比赛翌日,在屏边县日月广场举行的颁奖典礼上,沿主舞台环状布置的各州市志愿服务工作展台成为活动热点。大家一边如数家珍地介绍着当地的志愿服务工作开展情况,一边热情洋溢推介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创产品。在广场另一头,爱心义卖现场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大家在开展爱心活动的同时,也领略了红河州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底蕴。

  志愿服务是社会发展绽放出的文明之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也是更深入群众、更贴近生活、更具感召力的社会事业。志愿服务项目,则是文明之花结出的硕果,是推动基层志愿服务工作逐步向活动、项目、品牌转变的重要催化剂。“志愿服务加入的人越来越多,大家的文化认同感越来越高,爱党爱国意识越来越强。”来自昆明市“我的同学是聂耳”理论政策宣讲的创新做法和成功实践为理论政策宣讲类志愿服务项目作出了有益探索,负责该项目实施的昆明市五华区长春小学副校长王美媛在大赛后底气更加充足、信心更加坚定。“我们志愿服务的面逐步扩大,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聂耳和国歌背后的故事,用爱党爱国的凝聚力激发国人的奋斗精神,也让下一代传承这样的精神,担起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王美媛说。

编辑: 杨幼媛